房地产行业
商贸贸易
建筑建材
现代服务
生物医药
金融行业
文化产业
电子商务
制造行业
互联网行业
在目前个税社保越来越严的征管大环境下,想“利用聊城税收优惠政策,不过分解读,不乱用,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也不是不行,但是要记住一切“利用聊城税收优惠政策,不过分解读,不乱用,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的前提都必须合理合法!结合实务工作,目前给出以下两种利用聊城税收优惠政策,不过分解读,不乱用,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思路,仅供参考。
二、外包方式:如果从业人员为公司员工,则必须全员全额缴纳个税社保,即使目前社保暂时没有实现,未来也不可避免,那这里我们可以将该部分人员设计为非员工,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平台处理来合理规避个税和社保问题。
关于个税社保问题,三种方式选择的优缺点如下:(1)对于员工来讲,个税社保都必须如实申报缴纳,其中个税按工资薪金需要在平时预扣预缴税款基础上,于年度终了时进行汇算清缴;缴纳社保大概是工资的26%左右;
(2)通过劳务外包方式,这部分个税社保都不用企业缴纳,但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外包费用成本;
这样的劳务外包用工模式,从业人员的个税社保自然就与公司无关,也就避开后续由于税务稽查而面临的补税、罚款以及补交社保的弊端。但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既要不缴纳个税社保,还要不增加任何成本,在现有法律框架性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月饼税”的说法盛行,究其实质,其实是指给员工发月饼需要交个税的问题。有人就研究了一下税法,发现通过以下五步可以让中秋节发月饼时不交个税:1公司成立食堂;2食堂买进月饼作为原料;3食堂开出月饼午餐;4大家领月饼;5食堂还得解散。
这样的话大家领月饼不交个税。其实这只是一种调侃,意思就是提醒以后大家中秋节发月饼、元宵节发元宵、春节发点食物等节日补助,甚至误餐补助等等,不要单独走福利费,走食堂经费。这样操作个人避免了个税,企业也降低了工资基数,社保等负担也会降低,对于个人和企业达到双赢。
当然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给食堂拨付经费不要每个月都是一样的,每个月应有差异,在账务上不要有明显的按人头算每人多少钱。比如我们在实务中就遇到过,某个公司给食堂拨付经费,账上明确记载每人300元,总计**元。税务部门在查账的时候就把该笔支出确定为福利费,要求企业补交个税且缴纳滞纳金。
对于个人从公司取得的通讯补助,国税发1999年58号文中规定个人取得的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对于通讯补助都是作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发放给员工,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在标准内的部分也都可以从个税税前扣除(扣除标准各地不一),但是工资基础就会增加,企业的社保、残保金等负担就会加重。
关于交通补贴在个人所得税税前的扣除额度每个省份都有不同的标准。以陕西为例,陕西的税法文件--陕财税〔2015〕10号中规定的最高的税前可扣除标准是1690元(针对高管),最低也有650元(普通人员)。听起来挺不错的,当然同样的问题,个税税前是可以扣除,但是依然会加大企业的社保、残保金等基数,企业企业纳税压力会加重。
财税1994年20号文件中规定了老外很多补贴只要拿票报销都可以免征个税,比如探亲费、境内外的出差补贴、住房补贴、伙食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搬迁费、洗衣费等等,很多项目,都可以凭票报销,不征个税。所以,对于外籍人员的薪资收入尽量多走报销之路,少计工资。
另外外籍人员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符合条件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很多企业都有给员工提供卫生保健补贴,那么卫生保健补贴计入工资薪金员工就要缴纳个税,那如果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最好是半年一次的话,那员工就不用缴纳个税了。
以上是实务中较为实用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降低或者规避个税的几个小方法,供大家参考。
聊城税收优惠政策
聊城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
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
提交成功
税务客服会在1-2小时内联系您,
请您保持电话畅通!
×
招商引资,入驻园区,享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贵公司是什么行业呢?
方便的话,建议您留下联系方式,电话沟通对接更顺畅呢~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